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网课答案 吴卓
什么是视听语言
1
关于视听语言,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爱普斯坦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B、广义的视听语言的定义包括电影剪辑的技巧
C、狭义的视听语言的定义中包括人物、行为、环境
D、视听语言的语法,是符合人类经验与习惯的
正确答案:C
2
关于电影,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影最早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发展而来
B、电影的历史已达到数百年以上
C、电影也称映画
D、电影可容纳多种艺术形式
正确答案:B
3
视听语言源自于英文——audio visual language。()
正确答案:√
初探构图
1
视觉艺术语言的根本技法是()。
A、光影
B、线条
C、色彩
D、构图
正确答案:D
2
优秀的构图,让人几乎看不出来人工的痕迹,是因为()。
A、构图的本质是再现自然
B、再现的事物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
C、创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精妙的安排
D、创作者没有对现实事物做出修改
正确答案:C
3
设计艺术最核心的理念是构思。()
正确答案:√
构图学
1
用三分法取景时,应该尽量把需要突出的目标事物放在画面分割线的()。
A、左侧空白处
B、右侧空白处
C、右侧交叉点
D、下方交叉点
正确答案:C
2
黄金分割点的具体比值大约是()。
A、
0.818
B、
0.618
C、
0.318
D、
0.382
正确答案:B
3
三分法也称之为田字构图法。()
正确答案:×
概述
1
下列哪些不是艺术场景构图起到的目的和作用?()
A、展现故事内容
B、交待电影场景
C、营造电影氛围
D、强化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A
2
在艺术场景的构图应遵循的原则中,不包括()。
A、美学原则
B、主题服务原则
C、变化原则
D、追求真实原则
正确答案:D
3
“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就是规律”是马克思的名言。()
正确答案:×
交叉线构图
1
采用()的画面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
A、椭圆形构图
B、垂直式构图
C、三角形构图
D、交叉线构图
正确答案:D
2
关于优秀的单反相机无法取代电影摄像机,描述错误的是()。
A、单反相机受到物理结构的限制
B、主体清晰,背景虚焦的镜头会破坏电影的空间感
C、单反相机在景深上比电影摄像机做得更好
D、主体清晰,背景虚焦的镜头看上去很唯美
正确答案:C
3
交叉线构图中的景物交叉点必定是在画面以内。()
正确答案:×
椭圆形构图
1
关于椭圆形构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于表现不需要特别表现的主体
B、可以形成强烈的整体感
C、着重表现场面和渲染气氛
D、强烈的稳定感是其首要特征
正确答案:D
2
椭圆形构图的重点在于()的共存。
A、高与低
B、长与短
C、动与静
D、大与小
正确答案:C
3
静态的照片,很难通过构图来讲故事。()
正确答案:×
X形构图
1
交叉点在画面内的构图可以产生()的效果。
A、凝聚力量
B、延展故事
C、表达感情
D、交待背景
正确答案:A
2
X形构图能让画面中的各种元素()。
A、生动活泼
B、零散分布
C、井然有序
D、丰富多样
正确答案:C
3
X形构图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外。()
正确答案:×
十字形构图
1
十字形构图的一大魅力是恰到好处的()。
A、倾斜
B、平稳
C、运动
D、留白
正确答案:D
2
拍摄稳定排列组合的物体或者有规律的运动物体常用()。
A、三角形构图
B、水平线构图
C、十字形构图
D、垂直式构图
正确答案:C
斜线式构图
1
关于斜线式构图,描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式斜横线两种
B、直线比斜线更有趣
C、经常用来表现运动、倾斜、动荡、危险等
D、可以表现专注
正确答案:B
2
画面中的“斜线”,可以起到固定导向的作用。()
正确答案:√
三角形构图
1
下列哪项是三角形构图的特点?()
A、突出中心
B、安定均衡
C、紧凑干净
D、丰富而灵活
正确答案:B
2
三角形构图中,最常用的是()。
A、正三角形
B、反三角形
C、斜三角形
D、倒三角形
正确答案:C
S形构图
1
关于S形构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于强化作者的情感
B、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
C、看上去有韵律感
D、常用于表现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正确答案:A
2
S形构图一般都是刻意创作出来的。()
正确答案:×
水平线构图
1
下列哪项不是水平线构图的特点?()
A、平静
B、舒适
C、稳定
D、激烈
正确答案:D
2
表现平静如镜的湖面、一望无际的平川等应该采用()。
A、三角形构图
B、十字形构图
C、水平线构图
D、X形构图
正确答案:C
3
水平线构图是客观性最强烈,最不带有任何偏见的构图方式。()
正确答案:√
垂直式构图
1
表现参天的大树、飞泻的瀑布等画面应该采用()。
A、X形构图
B、S形构图
C、水平线构图
D、垂直式构图
正确答案:D
2
垂直式构图的()不如水平式构图。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平衡性
D、全面性
正确答案:A
3
垂直式构图可以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正确答案:√
向心式和放射式构图
1
()是由次要元素将观众注意力集中吸引到主要元素中去。
A、放射式构图
B、向心式构图
C、三角形构图
D、十字形构图
正确答案:B
2
需要突出主题而场面又复杂的场合应该采用()。
A、水平线构图
B、垂直式构图
C、放射式构图
D、向心式构图
正确答案:C
对角线构图
1
对角线构图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合理且优雅的将画面中的()完美的结合起来。
A、前景与背景
B、前景与人物
C、背景与景物
D、人物与景物
正确答案:A
2
对角线构图不具备的特点是()。
A、结合主体和陪体
B、可突出主体
C、强烈地营造气氛
D、吸引人的视线
正确答案:C
变化式构图
1
变化式构图是依据剧情发展的特定内容而进行的一种()的技法。
A、丰富内容
B、建立规则
C、美化画面
D、打破规则
正确答案:D
2
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余地的构图是()。
A、变化式构图
B、平衡式构图
C、向心式构图
D、放射式构图
正确答案:A
对称式构图
1
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的构图方式是()。
A、平衡式构图
B、水平线构图
C、对称式构图
D、变化式构图
正确答案:C
2
之所以选择对称式构图,外界环境影响小于创造者主观的选择。()
正确答案:×
平衡式构图
1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的构图方式是()。
A、三角形构图
B、S形构图
C、X形构图
D、平衡式构图
正确答案:D
2
平衡式构图的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正确答案:√
《辛德勒的名单》鉴赏(上)
1
《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是()。
A、蒂姆·波顿
B、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C、连姆·尼森
D、本·金斯利
正确答案:B
2
《辛德勒的名单》的主人公有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
正确答案:√
《辛德勒的名单》鉴赏(下)
1
《辛德勒的名单》的制片地区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正确答案:A
2
《辛德勒的名单》曾获得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正确答案:√
电影声音
1
《摩登时代》《城市之光》《马戏团》是()的代表作。()
A、威廉·惠勒
B、卓别林
C、乔治·阿克塞尔罗德
D、乔治·库克
正确答案:B
2
下列属于电影音效分类的是()。
A、音响效果
B、音乐
C、对白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3
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的。()
正确答案:√
音响效果
1
关于对电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西雅图未眠夜》中的音乐运用十分巧妙
B、《战争启示录》中,战争的场面配上了冷酷无情的乐曲《女武神》
C、电影音乐与音效的特征和功能越来越区分明显
D、贾璋珂十分善于运用流行歌曲来表现故事所叙述的时间
正确答案:C
2
音乐可以用来提供嘲讽的对比,这在《邦尼和克莱德》中有所体现。()
正确答案:√
3
在音响效果中,必须要有声音的存在才能去吸引观众的注意。()
正确答案:×
4
在恐怕片和悬疑片中。声音往往被用于恐怖源而不让我们看见。()
正确答案:√
5
《辛德勒的名单》的配乐者是()。
A、汉斯·季默
B、约翰·威廉姆斯
C、马克·哈米尔
D、凯丽·费雪
正确答案:B
电影音乐与音效相互渗透现象
1
“人耳可以听到的一切声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音色和材料来进行创作”这一理念的本质是将声音进行()的创作。
A、形象化
B、艺术化
C、音乐化
D、抽象化
正确答案:C
2
在电子音乐作品当中,作为声音元素必须是现实中存在的声音。()
正确答案:×
3
电影声音可以独立于电影的剧情及画面之外。()
正确答案:×
4
首部全电子乐器配乐的电影是()。
A、《弃星之旅》
B、《星球大战》
C、《越狱兔》
D、《电锯惊魂》
正确答案:A
当代受众及声音创作者对听觉艺术的追求
1
多声道环绕立体声的电影时期,电影声音除了具有的情绪表现力和叙事功能以外,还具有()。
A、动作表现力
B、色彩表现力
C、时间表现力
D、空间表现力
正确答案:D
2
观众最直接接触电影的两种感官是()。
A、读与写
B、视和听
C、看与说
D、动与静
正确答案:B
3
在电影《电锯惊魂》中,导演尝试不去区分电影声音中的三大元素而去进行电影配乐和声音设定。()
正确答案:√
故事的起因
1
在拥有了一个故事的“起因”之后,还必须要去探寻这个“起因”的()。
A、合理性
B、优劣
C、延展性
D、真伪
正确答案:C
2
任何一个故事点,只要经过适当的加工、挖掘,都具备成为一个优秀“起因”的潜质。()
正确答案:√
3
故事的起因应该是复杂而有深意的。()
正确答案:×
故事的过程
1
电影《唐山大地震》之所以被批“穿帮”,是()出现了问题。
A、人物塑造
B、氛围烘托
C、作品逻辑
D、故事情节
正确答案:C
2
在欧美现代编剧工作中,一部作品的逻辑盲点主要由一位编剧去梳理寻找,避免多人合作产生的不协调。()
正确答案:×
3
起因的合理性的深层次原因的关键就在于后续情节的衔接是否能够符合基础逻辑。()
正确答案:√
4
“过程”被赋予的根本任务是()。
A、解释“起因”和通向“结局”
B、解释悬念设置
C、通向“结局”
D、解释“起因
正确答案:D
故事的结局已
1
故事结尾部分不具有的功能是()。
A、收束故事
B、另起新篇
C、埋下伏笔
D、升华主题
正确答案:C
2
升华是建立在作品内部逻辑缜密、故事发展线条清晰,没有发生重大()的前提下的。
A、画面失真
B、人物变化
C、逻辑漏洞
D、重点转移
正确答案:C
3
“起因”是一个点,“过程”通常是一条线,“结局”也是一个点。()
正确答案:×
故事的情节
1
电影《致命ID》里反复出现的数字,属于()。
A、自我反诘
B、伏笔
C、节奏调整
D、烘托氛围
正确答案:B
2
基于人类基础情感情绪变化而对故事情节产生的分类中,不包含()。
A、喜剧
B、悲剧
C、闹剧
D、默剧
正确答案:D
3
情节的基本类型其实只有两个:“不发生冲突”和“发生冲突”。()
正确答案:√
总体结构的把控
1
“演员在台上面对观众,就仿佛面对一群汹涌的野兽;而台上的演员,正是驯兽师”出自()。
A、史蒂文·莫法特
B、彼得·卡帕尔蒂
C、乔纳森·林恩
D、约翰·威廉姆斯
正确答案:C
2
我们之所以不会质疑《指环王》中戒灵的存在,是因为这种生物的存在有现实的科学依据。()
正确答案:×
3
在故事的创作中,宏观到微观容易,微观到宏观困难。()
正确答案:√
4
作品的宏观设定是衍生于微观细节的。()
正确答案:×
5
《神秘博士》的总编剧是()。
A、史蒂文·莫法特
B、彼得·卡帕尔蒂
C、乔纳森·林恩
D、约翰·威廉姆斯
正确答案:A
情节的节奏把控
1
下列属于控制情节节奏的方法是()。
A、用画面、音效来控制节奏
B、用一个情节来控制另一个情节
C、用氛围来反控制情节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2
对于情节节奏的控制是基于两种根本原理——()。
A、破坏和失控
B、破坏和中断
C、建立和打破
D、重塑和建立
正确答案:C
3
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复述故事交错讲述,属于控制情节的手段。()
正确答案:√
细节的填充
1
操控细节需要达成两种合作模式,即()。
A、与自己合作,与情节合作
B、与自己合作,与他人合作
C、与情节合作,与导演合作
D、与导演合作,与演员合作
正确答案:A
2
填充细节要求创作者()。
A、从生活、阅读,或者其他途径捕捉到足够多的信息素材
B、具有强大的联想能力和丰富的情感
C、有极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3
在创作中,如果过度地自我保护,容易令创作者陶醉在自己设定的剧情之中,失去对作品有意识的客观控制。()
正确答案:×
悲剧与喜剧
1
闹剧、喜剧、悲剧、正剧,它们在剧情构架上的根本原理是()。
A、破坏与失控
B、延展与建立
C、建立与摧毁
D、伏笔与转折
正确答案:A
2
对原本稳定进行的常态剧情进行(),是最主要的引发戏剧冲突的手段。
A、复述
B、延展
C、破坏
D、升华
正确答案:C
3
《是,大臣》(Yes, Prime Minister)是一部英国悲剧。()
正确答案:×
悲剧式叙述
1
《霸王别姬》是导演()的作品。
A、冯小刚
B、陈凯歌
C、周星驰
D、贾樟柯
正确答案:B
2
当创作者帮助观众用主观视角带入,那么故事就向着()的方向发展。
A、喜剧
B、闹剧
C、悲剧
D、默剧
正确答案:B
3
喜剧式的叙述,是有意将观众带出主角的境遇,以客观角度对主角进行讽刺、讪笑等,亦即俗称的“出戏”。()
正确答案:√
4
所谓的“失控”,只是指在戏剧内部,事件脱离了剧中人物的控制。()
正确答案:×
喜剧式叙述
1
喜剧是对人的天性中存在的()进行的一种宣泄。
A、内在欣喜
B、内在悲伤
C、内在惊慌
D、内在愤怒
正确答案:D
2
下列哪些不是对“伤害”消解的方法?()
A、预先反设
B、事后处理
C、铺陈细节
D、过度夸张
正确答案:C
3
喜剧的“残酷”是指喜剧造成的结果是“伤害”。()
正确答案:×
故事节奏的控制与失控
1
故事节奏的“失控”是()对自身失去控制。
A、创作者
B、剧情内部的故事和角色
C、演员
D、导演
正确答案:B
2
故事节奏进入“失控”状态是指剧情频繁的切入()的状态。
A、高潮
B、升华
C、发生冲突
D、发生转折
正确答案:C
3
失控跟混乱根本是两个概念,但又极易混淆。()
正确答案:√
情节之间的逻辑跳跃
1
逻辑跳跃最容易遭遇的障碍是()。
A、经验贫乏
B、逻辑能力差
C、被规则固化
D、情感麻木
正确答案:C
2
所谓(),就是故意抽掉原本完整的故事点中的几片,使之对观众隐藏一部分的信息。
A、逻辑跳跃
B、伏笔设置
C、悬念设置
D、情节设置
正确答案:A
3
逻辑跳跃是将固有概念去掉标签,并重新定义的过程。()
正确答案:√
自我反诘
1
()究其本质而言,是“去标签”和“重新定义”的延伸。
A、调整节奏
B、自我反诘
C、悬念设置
D、伏笔设置
正确答案:B
2
下列哪些不是自我反诘起到的作用?()
A、寻求更多可能性
B、重新定义
C、对情节辩证思考
D、烘托氛围
正确答案:D
3
创作者不应该经常对自己创作出来的情节进行质疑。()
正确答案:×
为什么要深入刻画
1
创作者创作的一切故事皆缘起于自己的()。
A、写作能力
B、生活经验
C、生活方式
D、情感冲动
正确答案:D
2
()是深入刻画一部作品及其中角色、使之深入观众内心深处的最根本途径。
A、真实
B、有趣
C、虚构
D、复杂
正确答案:A
3
创作需要达到的真正最终目的,就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意图能有效地被观众或读者感知。()
正确答案:√
初步建立与深层剖析
1
下列哪项不是作品创作中的四大着力点?()
A、角色的意志
B、角色的观点
C、角色的来源
D、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C
2
深层剖析最核心的部分,是检验角色与()的互动。
A、其他角色
B、环境氛围
C、个体意志
D、世界观结构下各个分支事件
正确答案:D
3
角色的“观”是贯穿全剧一成不变的。()
正确答案:×
流水线化的集体创作
1
在集体化创作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创作彻底偏离轨道?()
A、人手多
B、观念杂
C、编剧们创作方法的差异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2
欧美兴起的“文化产业化”运动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中期
C、20世纪初
D、20世纪末
正确答案:C
3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标签: 超星尔雅答案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