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通文学与伦理章节测验答案 何怀宏,超星尔雅文学与伦理答案
课程主旨与安排
1【单选题】以赛亚·柏林认为,俄罗斯人拥有用(D)来思考的特性。
A、史学
B、哲学
C、法学
D、文学
2【单选题】何老师认为,中国古人在人文学科中的(C)方面最强。
A、文学
B、法学
C、史学
D、哲学
3【单选题】陀思妥耶夫斯基是(B)的思想家。
A、独白型
B、问题型
C、活跃型
D、独断型
4【判断题】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小说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高峰。(√)
5【判断题】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参考书目
1【单选题】韦伯认为,(C)是对现代性的一种概括。
A、发展
B、贫富
C、脱魅
D、战争
2【单选题】下列著作中,属于托尔斯泰的是(B)。
A、《安徒生童话》
B、《安娜·卡列尼娜》
C、《红与黑》
D、《欧也妮·葛朗台》
3【多选题】下列著作中,属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有(AB)。
A、《罪与罚》
B、《卡拉马佐夫兄弟》
C、《复活》
D、《战争与和平》
4【判断题】何老师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
5【判断题】《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托尔斯泰。(√)
文学与伦理的关系
1【单选题】伦理学主要处理价值问题和(D)。
A、道德问题
B、社会问题
C、人伦问题
D、规范问题
2【单选题】传统伦理学以(C)为中心。
A、正义
B、应当
C、至善
D、博爱
3【判断题】善与正当的关系构成了现代伦理学的主要问题。(√)
4【判断题】社会共识只能建立在行为规范上。(√)
文学与伦理的意义
1【单选题】在下列学科中,(B)可能是人最早进入的。
A、哲学
B、文学
C、数学
D、天文
2【单选题】《安提戈涅》的作者是(A)。
A、索福克勒斯
B、埃斯库罗斯
C、欧里庇得斯
D、毕达哥拉斯
3【单选题】道德感包含怜悯心和(C)
A、同情心
B、恻隐心
C、正义感
D、羞愧感
4【判断题】何怀宏老师认为,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文学或诗的年龄。(√)
5【判断题】文学可以作为外行判断各个学科领域水平的标识。(√)
绚烂的中国古代文学
1【单选题】明清文学的代表形式是(C)。
A、诗歌
B、戏曲
C、小说
D、散文
2【单选题】刘再复《双典批判》涉及《水浒传》和(D)。
A、《西游记》
B、《红楼梦》
C、《山海经》
D、《三国演义》
3【多选题】《诗经》包含(ABC)等部分。
A、风
B、雅
C、颂
D、赋
4【判断题】何怀宏老师认为,八股文将中国文字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5【判断题】《水浒传》中部分梁山好汉存在滥杀无辜的行为。(√)
6【判断题】何怀宏老师认为,四大文学名著适合所有低龄段的儿童。(×)
近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1【单选题】文学作品中有着“京味”特点的作家是(B)。
A、鲁迅
B、老舍
C、巴金
D、郭沫若
2【单选题】被何怀宏老师称为“夭折的天才”的作者是(C)。
A、巴金
B、陀思妥耶夫斯基
C、路翎
D、张爱玲
3【单选题】何怀宏老师赞扬的“苦工”、“匠心”的作品是(D)。
A、《遗弃》
B、《我是你爸爸》
C、《活着》
D、《平凡的世界》
4【多选题】八部样板戏包括(BCD)。
A、地道战
B、白毛女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5【判断题】近代中国的文学样式,文言文变为白话文。(√)
6【判断题】《三体》的作者是刘慈欣。(√)
西方文学的源头
1【单选题】阿伽门农是(A)中的人物。
A、《奥德赛》
B、《理想国》
C、《红与黑》
D、《战争与和平》
2【判断题】《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
西方各国文学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巴尔扎克的著作的是(D)。
A、《人间喜剧》
B、《高老头》
C、《欧也妮·葛朗台》
D、《悲惨世界》
2【单选题】《浮士德》的作者是(B)。
A、雨果
B、歌德
C、萨特
D、康德
3【单选题】亨利克·易卜生是(A)文学家。
A、挪威
B、法国
C、瑞典
D、芬兰
4【判断题】何怀宏老师认为,莎士比亚是人性的百科全书。(√)
5【判断题】狄更斯的作品有着很强的同情心。(√)
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
1【单选题】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的是(A)。
A、莱蒙托夫
B、普希金
C、果伐理
D、高尔基
2【单选题】《带阁楼的房子》的作者是(C)。
A、果伐理
B、普希金
C、契科夫
D、托尔斯泰
3【多选题】下列作家中,属于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的有(ABC)。
A、普希金
B、契科夫
C、托尔斯泰
D、奥斯特洛夫斯基
4【判断题】《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游记体裁随笔集。(√)
5【判断题】契科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
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俄国文学白银时代的的是(D)。
A、马雅可夫斯基
B、勃留索夫
C、巴尔蒙特
D、莱蒙托夫
2【判断题】俄国文学白银时代的作品中仍有人道主义思想。(√)
陀氏的生平与作品
1【单选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篇中篇小说是(B)。
A、《罪与罚》
B、《穷人》
C、《双重人格》
D、《死屋手记》
2【单选题】(D)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过程中的转折点。
A、《卡拉玛左夫兄弟》
B、《罪与罚》
C、《死屋手记》
D、《地下室手记》
3【判断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4【判断题】《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著作。(√)
陀氏作品的特点
1【单选题】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作“残酷的天才”的作家是(C)。
A、郭沫若
B、茅盾
C、鲁迅
D、巴金
2【单选题】19世纪俄国思想家的共有特性是(A)。
A、不计功利
B、说服性强
C、行动力强
D、哲理性强
3【多选题】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的特点是(ABCD)。
A、女性通常不是思想的表达者
B、思想通常作为问题出现
C、思想通常是由小人物表达的
D、经常把思想推到极端
4【判断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有着思想者的形象。(√)
5【判断题】《穷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的中篇小说。(×)
犯罪的原因与过程
1【单选题】《罪与罚》的主人公是一个(D)。
A、有钱的贵族
B、有钱的商人
C、穷困的劳动人民
D、穷困的大学生
2【单选题】《罪与罚》的主人公不得已杀死了(C)。
A、自己的妹妹
B、放高利贷的老太婆
C、老太婆的妹妹
D、妓女
3【判断题】《罪与罚》的主人公是因为激情犯罪而杀人的。(×)
罪:赞成的“理由”
1【单选题】《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认为(D)是行动的精英。
A、开普勒
B、牛顿
C、普希金
D、拿破仑
2【单选题】《论美国的民主》的作者是(C)。
A、诺齐克
B、洛克
C、托克维尔
D、罗尔斯
3【多选题】《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认为世界上有两类人,包括(CD)。
A、贫穷的人
B、富贵的人
C、卓越的人
D、平庸的人
4【判断题】《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杀人后表现非常平静。(×)
5【判断题】四民是指,士、农、工、商。(√)
罚:反对的力量
1【单选题】《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受到了(D)。
A、酷刑
B、罚款
C、死刑
D、心罚
2【单选题】《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被判了(B)年的苦狱。
A、7
B、8
C、9
D、10
3【单选题】《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首先对(C)说出了自己的罪行。
A、酒馆里的军官
B、自己的妹妹
C、妓女索尼娅
D、自己的父母
4【判断题】《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杀人后将得到的钱挥霍一空。(×)
5【判断题】《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选择了自首。(√)
刑罚与心罚
1【单选题】现代的正义主要考虑的是(D)的正义。
A、法律
B、政治
C、报
D、分配
2【多选题】何怀宏老师认为,刑罚的平等包括(C)和(D)的平等。
A、法律
B、道德
C、形式
D、实质
3【判断题】古代的正义是报的正义,包括报酬和报仇。(√)
4【判断题】分配的正义主要是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
不同的对待道德“界限”的态度
1【单选题】拉思科里涅珂夫认为人分为优秀者和(A)。
A、普通人
B、卓越者
C、超人者
D、愚笨者
2【单选题】耶稣在道德上强调怜悯和(B)。
A、荣誉
B、同情
C、勇敢
D、节制
3【单选题】何怀宏老师认为,优秀者不能剥夺他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C)。
A、财产权利
B、婚姻权利
C、生存权利
D、政治权利
4【判断题】苏格拉底认为在国家治理上需要有专门技艺的人。(√)
5【判断题】米歇尔·蒙田认为人与人没有差别。(×)
集体行为
1【单选题】为达到集体目标,希加廖夫的主张是(B)。
A、有意识地推动
B、自然而然地进行
C、用尽手段达成
D、完全不采取任何方式
2【多选题】以下属于集体行为的有(ABCD)。
A、地震救灾
B、抗洪救灾
C、气功热
D、时尚
3【多选题】何老师认为集体行为的特征包含(ACD)。
A、团体组织
B、团体目标
C、团体意识性
D、团体认同感
4【判断题】集体行为是个人行为的简单组合。(×)
5【判断题】尼布尔认为个人往往比集体更为自私。(×)
目的与手段
1【单选题】彼得·韦尔霍文斯基的创作原型是(C)。
A、斯塔夫罗金
B、维尔金斯基
C、涅恰耶夫
D、斯捷潘·韦尔霍文斯基
2【单选题】涅恰耶夫认为,革命家的特质不应是(D)。
A、唯胜利论
B、蔑视社会舆论
C、无关财产多寡
D、个人需求强烈
3【多选题】为推动革命进程,彼得·韦尔霍文斯基采取的手段有(AD)。
A、树立旗帜
B、非暴力手段
C、放弃权力
D、建立组织
4【判断题】相比于希加廖夫,彼得·韦尔霍文斯基更倾向于用行动推动革命。(√)
5【判断题】在彼得看来,流血是革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他人的血
1【单选题】“窃钩者诛,窃国者王。”根据何老师的讲解,这句话最有可能的意涵是指(C)。
A、窃取财富多少的差别
B、小贼和大贼的差别
C、知识精英与行动精英的差别
D、窃取方式的差别
2【单选题】《正义者》取材于俄国社会革命党的谋杀活动,其作者是(B)。
A、萨特
B、加谬
C、波伏娃
D、约翰·洛克
3【判断题】波伏娃《他人的血》认为集体行为中流血不可避免。(√)
4【判断题】何老师认为集体行为的后果应该包含人的不安与斗争。(√)
怜悯的基调
1【单选题】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评为“残酷的天才”,这一说法最早出自(C)。
A、鲁迅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米哈伊诺夫斯基
D、高尔基
2【单选题】何老师认为,(D)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主基调。
A、悲情
B、信仰
C、认同
D、怜悯
3【判断题】米哈伊诺夫斯基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地位,但却不认同其对“残酷”的刻画的合理性。(√)
4【判断题】较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更具“悲观”色彩。(√)
关于孩子
1【单选题】在作品(C)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孩子描写成“一个特殊的种族,不承担任何原始的罪孽”。
A、《白痴》
B、《少年》
C、《卡拉马佐夫兄弟》
D、《穷人》
2【单选题】小说(B)刻画了主人公梅诗金公爵“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基督式悲壮。
A、《群魔》
B、《白痴》
C、《穷人》
D、《卡拉马佐夫兄弟》
3【判断题】何老师认为,怜悯是陀翁作品的深刻含义,“残酷”只是其作品的表层意涵。(√)
怜悯还是“博爱”
1【单选题】“博爱或者死亡”是(C)时期提出的口号,该口号反映出这一时期残酷的群体间斗争的事实。
A、辛亥革命
B、英国光荣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十月革命
2【判断题】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单纯的利益均分并非博爱的体现。(√)
爱能够实现吗?
1【单选题】人物维尔西诺夫出自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B)。
A、《白痴》
B、《少年》
C、《群魔》
D、《卡拉马佐夫兄弟》
2【单选题】《爱弥尔》是(D)的作品。
A、施韦泽
B、陀思妥耶夫斯基
C、雪莱
D、卢梭
3【判断题】何老师认为普罗大众的爱应从爱身边人开始。(√)
4【判断题】儒家主张爱人应该从爱抽象的人开始。(×)
成为问题的上帝
1【单选题】被何老师称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的长篇”的著作是(B)。
A、《群魔》
B、《卡拉马佐夫兄弟》
C、《少年》
D、《白痴》
2【单选题】佐西马长老是陀氏作品(A)中的人物。
A、《卡拉马佐夫兄弟》
B、《青年》
C、《三死》
D、《家庭幸福》
3【单选题】何老师认为,人在生存论、道德论甚至是(C)上也要被自身逼着寻求上帝。
A、唯物论
B、唯心论
C、知识论
D、本体论
4【判断题】对“上帝的存在”这一问题的思考使陀思妥耶夫斯基感到快乐。(×)
假如没有上帝
1【单选题】“这个世界已经不可避免地世俗化了”一说出自(D)。
A、索尼亚
B、拉斯科尔尼科夫
C、陀思妥耶夫斯基
D、彼得·L·伯格
2【判断题】何老师认为杨绛先生翻译柏拉图作品的原因之一是:人到终年,需要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探索生死的问题。(√)
神人还是“人神”
1【单选题】耶稣是基督教的核心人物,在基督教圣典《圣经·旧约》中,耶稣的位格是(C)。
A、圣父
B、圣灵
C、圣子
D、圣婴
2【单选题】“上帝被挤出这个世界”是(D)的论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标签: 学习通答案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