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 戴星翼,学习通家园的治理 环境科学概论答案,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超星尔雅答案
资源环境看国情
1【单选题】目前我们的家园面临以下哪些问题?(D)
A、资源问题
B、环境问题
C、生态问题
D、以上都有
2【单选题】生态学ecology和经济学economics都有个共同的词头“eco”,它在希腊文中的含义是(A)。
A、家园
B、生态
C、宇宙
D、自然
3【单选题】中国从南至北横跨了大约(C)纬度。
A、30°
B、40°
C、50°
D、60°
4【判断题】“世界屋脊”指的是中国的青藏高原。(√)
5【判断题】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包括:丘陵、戈壁、沙漠、冰川等。(×)
黑河-腾冲线的含义
1【单选题】京津唐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不包括以下哪点?(C)
A、海河河水资源短缺
B、人口压力
C、湿地面积少
D、经济压力
2【单选题】关于“黑河—腾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它是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
B、它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
C、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单选题】“黑河—腾冲线”这一概念,最初是由(D)提出来的。
A、周廷儒
B、竺可桢
C、吴传钧
D、胡焕庸
4【判断题】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土面积。(×)
5【判断题】印度的恒河平原面积超过了我国东北平原及华北平原的面积之和。(√)
四类环境问题
1【单选题】下列物资中,有“软黄金”之称的是(B)。
A、小麦
B、鳗苗
C、小龙虾
D、海胆
2【单选题】被誉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的人是(D)。
A、马歇尔
B、泰勒
C、贝克尔
D、舒尔茨
3【单选题】关于“贫困陷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贫困条件下的高生育率是导致贫困陷阱的重要原因
B、高生育率增加了人口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
C、应该使贫困地区的生育率为0,才能避免贫困陷阱
D、生态退化又反过来助长了贫困
4【判断题】舒尔茨认为,人类无法减少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依赖,因而人口增长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害。(×)
5【判断题】发展问题所涉及的最重要的两方面要素是能源的开发和土地的利用。(√)
人类史就是一部与资源危机的战斗史
1【单选题】人类文明的高度,就是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驾驭程度,这一观点与以下哪个定律有关?(B)
A、墨菲定律
B、怀特定律
C、瓦伦达效应
D、鸟笼效应
2【单选题】文明社会的分类不包括(C)。
A、农业文明
B、工业文明
C、精神文明
D、生态文明
3【单选题】最具革命性的能源方式的利用是以下哪一项?(C)
A、蒸汽动力
B、风能磨坊
C、电气化
D、沼气的利用
4【判断题】人类对能源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的不断改进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力。(√)
5【判断题】我国人民首次使用石油和煤气能源的时间是在宋代。(×)
世界无末日
1【单选题】以下著作中,对人类的资源环境前景持悲观的是(A)。
A、《增长的极限》
B、《气候变化经济学》
C、《贫困的终结》
D、《最终的资源》
2【单选题】“西蒙之赌”的发生时间是在(C)。
A、1978年
B、1979年
C、1980年
D、1981年
3【单选题】在20世纪70年代,人类在海洋石油的开发中,能达到的海洋深度为(B)。
A、100米
B、300米
C、800米
D、1200米
4【判断题】“西蒙之赌”以西蒙赌输而告终。(×)
5【判断题】被称为是“信息革命的催化剂”的物质是石墨。(×)
中国的资源环境瓶颈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我国煤炭主产区的是(D)。
A、陕西
B、山西
C、内蒙古
D、西藏
2【单选题】梯田作为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它最大的弱点在于(C)。
A、依赖地势
B、土地利用率不高
C、劳动力消耗大
D、土壤质量低下
3【单选题】中国的能源结构以(C)为主。
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地热
4【判断题】中国水资源的人均拥有水平大致是世界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5【判断题】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和发展新能源,是解决燃煤造成的环境问题的主要技术路径。(√)
GDP主义的环境影响
1【单选题】中国加入WTO的时间是(B)。
A、1991年
B、2001年
C、2010年
D、2011年
2【单选题】GDP的来源是(D)。
A、消费
B、出口的顺差
C、投资形成的资本
D、以上都有
3【单选题】关于GD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出口超过进口的部分需要划入GDP
B、GDP主义加重了我国的环境问题
C、GDP是一国国民一年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D、GDP的概念与GNP的概念不同
4【判断题】GDP来源中的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其中,公共消费就是政府消费。(√)
5【判断题】投资、进口、消费被称为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
低端经济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C)。
A、核能
B、太阳能
C、石油
D、地热能
2【单选题】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手段是(D)。
A、技术进步
B、产业调整
C、能源升级
D、以上都是
3【判断题】技术进步是改善环境的根本动力。(√)
4【判断题】能源升级的前提是大幅度提高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环境退化中的政绩与财税体制因素
1【单选题】分税制改革在哪一年拉开了序幕?(B)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2【单选题】基层政府不顾一切地招商引资带来的后果是(D)。
A、生产力布局过于分散
B、不适合开发开采的资源被滥用
C、增加环境监管和治理难度
D、以上都是
3【判断题】中央政府曾提出要将GDP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
双重脱钩
1【单选题】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在以下哪个城市举办的?(A)
A、里约热内卢
B、瑞典
C、卢森堡
D、布宜诺斯艾利斯
2【单选题】在我国,煤炭发电的能源利用效率通常为(C)。
A、10%左右
B、15%左右
C、20%左右
D、50%左右
3【单选题】能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要素发生脱钩的因素是(D)。
A、技术进步
B、能源升级
C、产业结构调整
D、以上都是
4【判断题】以较低的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换取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样的脱钩是绝对脱钩。(×)
5【判断题】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处理环发关系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的脱钩。(√)
穿越中等收入陷阱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峡谷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是(C)。
A、墨西哥
B、马来西亚
C、以色列
D、中国
2【单选题】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D)。
A、人力资本积累
B、技术进步
C、劳动生产率提高
D、以上都是
3【单选题】调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特征是(D)。
A、经济增长回落
B、贫富分化
C、就业困难
D、以上都有
4【判断题】提升产业结构,构造经济增长新动力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5【判断题】中国没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1【单选题】2013年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C)标准煤。
A、1.85吨
B、2.03吨
C、2.78吨
D、3.15吨
2【单选题】下列国家中,人均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是(B)。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西班牙
3【单选题】从我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上可以看出,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具有(D)的特点。
A、奢侈
B、浪费
C、抠门
D、节俭
4【判断题】人口多、资源少是中国在环境与发展上的基本国情。(√)
5【判断题】中国尚未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转移支付的绿色化
1【单选题】国外生态补偿的特点是(D)。
A、技术性
B、工程性
C、项目性
D、以上都是
2【单选题】生态补偿的目的是(C)。
A、安抚人民
B、保护动植物
C、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
D、建设循环经济
3【单选题】国外的生态补偿主要是通过(A)来实现的。
A、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B、法律强制
C、民间筹款
D、生态投资
4【判断题】乡镇以下基层组织应当承担经济发展的责任,因此,基层政府应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5【判断题】我国的生态补偿与国外的生态补偿含义相同。(×)
绿色的契约
1【单选题】关于生态补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工程性调水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生态补偿
B、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应当考虑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C、我国尚无生态补偿的案例
D、生态补偿以经济手段为主
2【判断题】我们应当给予那些因保护水源区而迁出家乡的民众一定的经济补偿。(√)
3【判断题】财政补贴的生态补偿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生态建设也要善有善报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正外部性的案例的是(D)。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接种传染性疾病疫苗
C、修筑公路
D、排放汽车尾气
2【单选题】外部性中的“外部”,是相对于(C)而言的。
A、地域范围
B、文化概念范围
C、市场体系
D、国家制度
3【单选题】外部性理论的主要创建人是(C)。
A、马克思
B、帕累托
C、庇古
D、亚当斯密
4【判断题】正外部性行为通常伴随着利益流失。(√)
5【判断题】生态补偿其实是对正外部性的补偿。(√)
当公地遭遇私利
1【单选题】“公地悲剧”这一概念,是由(B)提出来的。
A、洛克菲勒
B、加勒特.哈丁
C、托马斯.霍布斯
D、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
2【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公地悲剧”案例的是(C)。
A、电网捕鱼
B、占道经营
C、南水北调
D、过度放牧
3【单选题】我国“公地悲剧”的典型案例是(D)。
A、可可西里淘金
B、宁夏发菜的采集
C、青藏地区的虫草采挖
D、以上都是
4【判断题】公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化管理以及明晰产权。(√)
5【判断题】加勒特.哈丁是德国的生态学者。(×)
环境被滥用的根源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负外部性案例的是(D)。
A、噪音污染
B、排放汽车尾气
C、室内吸烟
D、植树造林
2【判断题】外部成本是由他人或社会为经济活动主体承担的成本。(√)
3【判断题】负外部性意味着成本的转嫁。(√)
谁污染,谁治理
1【单选题】庇古税的局限是(D)。
A、市场失灵
B、计算困难
C、成本高
D、以上都有
2【判断题】庇古税实行起来十分简单。(×)
3【判断题】庇古认为,企业的外部性是可以计算的。(√)
税收的功能
1【单选题】以下措施中,未受到庇古理论影响的是(C)。
A、排污税
B、垃圾处理费
C、公积金
D、污水处理费
2【单选题】关于税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税收是根据人民意愿进行征收的
B、最早的税收是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置的
C、税收具有公共物品生产功能
D、税收国家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3【判断题】经济活动的外部影响可以准确计算。(×)
4【判断题】税收具有二次分配的功能。(√)
绿税的思想
1【单选题】关于绿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关于绿税的涵义,尚缺乏公认可接受的定义
B、为遏制二氧化碳排放而征收的碳税也属于广义上的绿税
C、绿税实践是从21世纪才开始的
D、早期的绿税,税种的功能多为“谁污染,谁治理”性质
2【单选题】下列税费中,不属于源头税的是(B)。
A、碳税
B、土地增值税
C、硫税
D、磷税
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绿税范围的是(D)。
A、资源开发与利用税
B、环境污染税
C、环境治理税
D、耕地占用税
4【判断题】目前在工业化国家中,绿税的主体是燃油类税收。(√)
5【判断题】狭义的绿税更注重对税收结构的调整。(×)
基层政府合适的财源
1【判断题】在发达国家,基层政府的财政来源一般与工业无关。(√)
2【判断题】影响地方政府行为最重大的因素是税收财政制度。(√)
3【判断题】绿税并不具有遏制自然资源和环境滥用的作用。(×)
排污权与免受污染权
1【单选题】科斯定理表明,市场的真谛不是价格,而是(D)。
A、交易
B、自由意志
C、国家调控
D、产权
2【单选题】罗纳德·科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间是(C)。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2年
3【单选题】以下属于交易成本的是(D)。
A、市场调查成本
B、质量检验成本
C、条件谈判成本
D、以上都是
4【判断题】产权的作用会受到交易成本的制约。(√)
5【判断题】明确产权是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充分必要条件。(×)
环境权益市场
1【单选题】产权理论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C)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1世纪
2【单选题】1968年,明确提出了排污权概念的美国经济学家是(C)。
A、富兰克.H.奈特
B、罗纳德·科斯
C、戴尔斯
D、乔治·施蒂格勒
3【单选题】“泡泡”政策是以下哪个机构采纳的控制空气污染办法?(D)
A、世界卫生组织
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C、英国环保局
D、美国联邦环保局
4【判断题】二氧化硫排污许可的交易主体是服务行业。(×)
5【判断题】二氧化硫排污权在美国是可以进行交易的。(×)
关注环境权交易的成本
1【单选题】以下哪种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在我国较为成型和规范?(A)
A、碳交易
B、二氧化硫交易
C、有机化合物交易
D、污水排放交易
2【单选题】排污权交易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C)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3【单选题】欧盟建立碳交易体系的法律基础是(C)。
A、《里斯本条约》
B、《京都议定书》
C、《欧盟2003年87号指令》
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判断题】产权的明晰是不需要成本的。(×)
5【判断题】我国的环境交易市场多为地方性市场。(√)
邻避现象面面观
1【单选题】以下可能导致邻避事件的项目是(D)。
A、机场建设
B、垃圾焚烧厂建设
C、火葬场建设
D、以上都是
2【单选题】以下邻避行为中,由于信息失真而导致邻避的是(C)。
A、垃圾焚烧厂建设邻避
B、机场建设邻避
C、通讯基站邻避
D、水泥厂建设邻避
3【判断题】PX(对二甲苯)的毒性巨大,是一种高度致癌物质。(×)
4【判断题】科普宣传和信息透明能够对邻避效应产生积极影响。(√)
5【判断题】“孟母三迁”也是一种邻避行为。(√)
以合理的规划降低邻避事件的发生
1【单选题】邻避事件多发的原因是(D)。
A、中国企业“散、小、低”的生产格局
B、重化工业数量多
C、环境监管信息不透明
D、以上都是
2【判断题】邻避运动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3【判断题】加油站、医院等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可能引发邻避事件。(√)
建立政府与民间的信任桥梁
1【单选题】应对越来越普遍的邻避运动,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下哪种问题?(B)
A、污染企业征税问题
B、政府与民间的信任问题
C、不开展污染项目问题
D、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2【单选题】日本垃圾焚烧厂能够做到在居民区就近收集、就近处理的关键因素是(D)。
A、垃圾处理技术先进
B、公共设施完善
C、赔偿到位
D、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3【单选题】要建立起邻避问题的制度保障,首先必须要考虑(C)。
A、税收政策
B、污染治理手段
C、信息立法
D、立项审查
4【判断题】美国和日本也有多起因建PX项目而导致的群体抗议事件。(×)
5【判断题】政府的公信力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资源。(√)
环境领域的现代治理结构
1【单选题】以下社区组织中,没有法律支撑的组织是(D)。
A、
如无法购买,请复制网址,换浏览器打开
做题有答案,效率提高!使用过程中有疑问联系QQ55089918
标签: 学习通答案 超星通答案大全 2023超星尔雅全部答案汇总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